首页 >> 行业

外资撤退又爆发?传有10万人失业,海关霸气辟谣:看完数据再说话 环球报道

2023-05-27 15:50:08来源:真猫爷的渔场

近来,我国外贸情况令很多人焦虑不已,尤其牵扯不少人“饭碗”的大事。

由于上一季度美企制造业大批回流,苹果、戴尔、索尼等科技巨头接连宣布将生产线撤离中国。海关数据显示,美对华制造业订单数下降40%,不少欧洲外资企业也在撤离生产链。

不少国内工厂也“火上浇油”,接连被外企砍单,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、不少沿海工厂甚至连续放假450天……一时间,“外企集体撤出中国”的消息又再次甚嚣尘上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据此,不少悲观论调认为:“外资撤离,将有数10万工人面临失业!”事实果真如此么?

一、外资撤离,砸了多少饭碗?

新世纪以来,不少外资科企垂涎中国充足的劳动力、土地、市场等红利,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线,一大批电子科技代工厂崛起。

然而近些年,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、人力成本大幅增长,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地位,老美对华脱钩断链的态势日益加剧,不断鼓动自家的企业撤离我国。

对于此,它们几乎口径统一,美其名曰“产业链接多元化”。就如当初苹果迁出时表态:为了摆脱中国市场的依赖。

据悉,苹果把近4成的生产线都放在中国,撤出之举无疑是“拔出萝卜带出泥”,背后的30多家代工厂、数以万计的生产线工人,或都将面临停产和失业风险。即便如此,还有像西门子、戴尔、索尼等企业则依旧紧随其后。

而大批外资撤出产能的结果,是国内工厂产出只对国内市场销售。虽然在我国消费力支持下,外企可以保证“稳赚不赔”,但其借此将核心技术完全撤走,或许才是真正目的。这也是索尼工厂在迁出后留下一句“不会完全退出中国市场”的原因。

部分专家指出,外资大厂转移目标地往往以东南亚为主,人工、建厂等成本更为低廉。如此下去,外企搬迁的趋势或将进一步加剧,数以万计工厂工人的饭碗或将被“砸”。

二、92%外资看好中国,未来投资将超2300亿

不过,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。部分外资撤离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就业问题,但从长远来看,我国经济发展依旧强劲。海关总署近期公布数据:今年一季度,我国进出口总值9.89万亿元人民币,其中出口5.65万亿元,增长8.4%!

观察撤离企业可以发现,它们大多集中在服装生产、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,技术水平度低,可代替性强,是被我国早已淘汰的低端业务。加之我国近些年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全球化布局战略,转移此类低端业务已是大势所趋。

虽然部分企业撤资导致我国就业出现了短暂的“阵痛期”,但依旧有不少外企争先进驻国内,其中颇具代表的就是生物科技。日企源生生物就将出海第一站放在中国,通过亰东健康引进旗下“赛乐端”等科技,在我国健康市场刮起一股“青春之风”。

据悉,该科技与人体能量代谢、细胞质量息息相关,能够修调与改善细胞活性,缓和细胞老去速度,帮助哺乳动物拉长健康生存期,但因源于美科研实验室,提纯技术复杂,价贵5位数,因此仅在少数富豪精英群体中流行。

通过国际亰东引进国内2年,已造福近10万余人,好评率稳居96%以上,在引进后甚至创下一天千万成交额,多数消费者指出留言“试了一两个月,精力真的比以前好了很多”“熬夜加班的救星”。

福兮祸之所伏,祸兮福之所倚。如此看来,有流出去的企业就有新鲜的企业流入,新的岗位也会不断增多。据我国贸促会近日对550家外企的调查结果显示,超过92%的外企表示对我国经济前景很有信心。

由于我国在抑衰等领域的市场缺口较大,像“赛乐端”类成熟产品的进驻可有效填补这一空缺,引领更多人群健康老去。据品牌方消息,计划未来在中国搭建生产线,进一步拉动国内就业。

除此之外,日本松下也加大了对华投资,预计2024年底之前投资500亿日元;日本电产株式会社也宣布在浙江开设4家汽车电机系统工厂,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……《中国日报》报道,本年度外商的投资预计将曾至2300亿美元。

反观那些不断出走的外企,无异与世界风潮背道而驰。

三、阵痛将至,自力更生才是正道

行动迅速者取胜。面对一些外资撤离,我们也应当适当调整产业方向,加速重点产业转型,抓住时代的新风口。

日前,我国正陆续在新能源、人工智能、生科等高新技术领域持续发力:宁德时代已实现对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突破,有望在今年量产;中科院、清北等高校也在进行“赛乐端”类科技的临床测试,推进其国产化进程。

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自主创新,自力更生、摆脱“依赖”,创造出更多像华为、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民族品牌,必定会顺利度过眼下的转型“阵痛期”,继续在未来高歌猛进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新闻